导航菜单
新闻动态
发生在艾滋病房的感人故事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9-03-12 13:21:44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今天要写最后一个故事,好多人都觉得怎么艾滋病人这么糟糕,艾滋病如此可怕。其实并不是这样,大部分患者都是康复出院的,早期检测,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,艾滋病可防可控。现在的艾滋病已经如同高血压,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了,只要长期坚持服药都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。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,有各个强悍的专科支持,我们的患者病死率其实是很低的,虽然送来的患者普遍病情比较重。隐球菌脑膜炎的颅高压10周死亡率曾高达33%(我科2010年至2014年数据),但是现在有了神经外科医生的大力支持,有了VP分流手术,我们的隐脑颅高压患者的10周死亡率显著降低至4.5%(2017年数据)。


在我的故事里,我描述的都是一些最危重,最晚期的患者,一方面我希望尽可能减少暴露患者隐私,让康复的患者更好的生活下去,另一方面在这些最晚期的患者身上你能看到最真的人心,最深的人情。好了,接下来讲今天的故事。
 
D患者,一个从急诊送来的昏迷患者,只有一个曾经脑梗,目前言语不清的父亲陪同。他的沟通很困难,病史采集是个大麻烦。我们只能通过临床检查来明确诊断。入院立马进行了腰穿,脑脊液像自来水一样的喷出来,我立马意识到这个病情的严重性。他是艾滋病基础上的全身播散性结核,治疗很棘手,比治疗更棘手的是他的经济问题。


在我们为他着急努力的同时,让我出乎意料的是病房的病友们,大家都觉得他很可怜,自发给他帮忙,陪同检查,给他和他的父亲订饭,买生活用品,有啥东西都分他们一份,连他父亲陪夜用的被褥,牙刷,毛巾都是病友给买的。他们甚至还发动家人为他捐款,设立了账户由专人保管。当我们跟家属无法沟通时,病友就主动跑过来帮我们翻译。你能想象吗,这群在外面备受歧视的人们,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如此的慷慨和热情,也许是同病相怜,他们成了最能体会人间冷暖的那个群体,我着实被他们感动了……


但是他的疾病太重,他的父亲只带了5000元,很快就花完了。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周围的病友规劝他还是别治了,回去吧,他的父亲一口回绝,一定要治疗到底。但治疗还在继续,费用还在不断累加,终于在病友的帮助下,我们联系上了他的叔叔。本以为有人帮他了,结果他叔叔一听毛病这么重,费用这么大,推托说去打个电话,就一去不复返了。再打电话过去,就是忙音……


好吧,指望不上叔叔了,打当地民政局,让他家其他亲戚来帮忙,他家其他亲戚一听这毛病都吓得要死,谁都不肯出面。这下囧了,只能看着欠款增加吗?周围的家属最后把那捐的5000块善款给了他父亲,让他快去交医药费,他父亲一口回绝了,坚决不交。那天中午又再次消失了,我以为他父亲又故技重施溜走了,结果几个小时后他父亲打着饱嗝回来了。他居然拿着他儿子的救命钱去找了个餐厅大吃了一顿!这下好了,病房里炸开了锅,大家都怒了,再也没有人来帮他了。他父亲后来不知怎么突然同意转回当地医院了。咱医院能给他减免的都尽量减免了,终于欠着款把这大爷送走了。


虽然这大爷让我心焦了好久,但是病房里那些善良的病友和家属还是深深地把我感动了,他们在病房外被世人所误解,但是当别人有困难时,还是义无反顾的伸手援助。


其实艾滋病人并没有大家想得这么阴暗,大多是一些可怜人,很多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,可能交往了阳性的伴侣而染病。他们无处诉说,不知如何来寻求帮助。好多病人恢复了也不愿意出院,在这小小的病房里,他们可以做回普通人,可以像普通患者一样讨论病情,可以和医护人员像朋友一样的交谈。有时觉得这个小小的病房会发光,在外界这么多异样恐惧的眼神下,这里就是一片绿洲,他们最后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。感谢我们医院各个强大的专科支持,感谢我们的外科医生,眼科医生,超声科医生,不惧高危,为他们做手术,做活检,正是有了你们,才让这些患者有了更多生的可能和希望!


希望HIV感染者拥有与未感染者一样的寿命,一样的权利,一样的生活质量和一样的生育需求。主动检测,知艾防艾,共享健康!

(预约需要提供身份证号,名字,手机号)

 
 
当前位置
 

香港仁和体检预约中心 Copyright(C)2017-2023